靈修

十字架的分別能力

   「所以我們不再憑肉體認人了。」(林後五16)
   在十字架的亮光裏,保羅現在對世人的看法,與從前他作法利賽人,行在耶路撒冷街上時,對世人的看法完全不同了。他原是「希伯來人所生的希伯來人」;但是這一切獨特的社會地位都在各各他的亮光中過去了,現在他是聯在復活主的生命中。

   所以保羅說:「我不再憑肉體認人了」──他現在活在另一個境界中,人與人間一切分界都消滅了,因為在這裏「並沒有猶太人,希利尼人…都在基督裏成為一了。」

       但在事實上與世人還是有分別的,然而這分別並不是自以為比別人更聖潔;乃是因聖靈內住的同在,將他分別出來歸給上帝。雖然他向上帝活著,但仍能與人相接近,因為他看基督也是為他們死了,並且知道在上帝眼中並沒有猶太人、希利尼人,只有一位主,就是「萬有的主」,並且「祂也要賞賜一切求告祂的人」。他被十字架分別出來,乃是從地的獨尊驕傲中分別出來,並為主的緣故服事眾人,作了眾人的僕人。

       藉著聖靈的能力,十字架也使保羅不再憑肉體認識基督了,以前對基督的認識只是外面的,如同主的門徒在各各他以前對基督的認識一樣,似知不知,因為那時祂實在 是藏在祂肉身的幔子裏。

   今日很可能也有許多人,只認識歷史上的那位基督,祂的降生、受死、復活、升天,這一切都不過只是外面客觀的事實和知識,但不能經歷 其生命中真實的能力。

   與基督同死卻改變了一切,因為在十字架生命的一面,聖靈要啟示復活的主,並且在「聖靈裏」就能認識祂是永活的那一位。

 


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: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i7bbggwj4ow0821lkf7arms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i7bbggwj4ow0821lkf7arms/comments

2023-05-10
03:28
comments
No Rating

為甚麼要禱告--禱告是上帝用他有權柄的話命令我們當做的

小額贊助支持本節目: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i7bbggwj4ow0821lkf7arms

我們對上帝握有掌管所有事情的權柄產生過許多疑問:他既有這樣的權柄,那麼,他如何行使他的統治,又如何彰顯他的權能呢?他如何使他至高無上的旨意成就呢?如果上帝對人的行為和意圖有絕對的主權,那麼為什麼我們還需要禱告呢?禱告真的能改變事情嗎?

首先我們要知道,至高的上帝,以他有權柄的話命令我們禱告。

《耶利米書》二十九章12節說:「你們要呼求我,禱告我,我就應允你們。」


主耶穌在《馬太福音》二十六章41節告訴我們:「總要警醒禱告。」


《路加福音》十八章1節說:「要人常常禱告。」


保羅也告訴我們要「不住地禱告」(帖前五17)

「凡事……禱告」(腓四6)

「隨時多方禱告」(弗六18)

「恆切禱告」(西四2)

「舉起聖潔的手,隨處禱告。」(提前二8)

所以禱告是上帝的命令。上帝要我們禱告,我們就必須禱告。上帝要我們去做,我們就必須去做。他不但命令我們禱告,還邀請我們將心中所期盼的告訴他。上帝要我們禱告的真正目的,是為了讓我們得益處。上帝創造了萬物及人類,當人將上帝當得的榮耀歸給他時,他會公平地,將我們的利益歸給我們。因為他有這樣的權柄。

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: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user/cki7bbggwj4ow0821lkf7arms/comments

2022-08-21
03:02
comments
No Rating

一同祈禱的力量

 
經文:太十八:19 - 20
我又告訴你們,若是你們中間有兩個人,在地上同心合意的求什麼事,我在天上的父,必為他們成全。因為無論在那裡,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,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。

基督一開始教我們禱告便強調:不要做給人看。要進入內室,單獨與父相交。他要我們瞭解,禱告的意義乃是人與上帝的個別接觸。

現在他又教我們:我們不僅需要隱密單獨的禱告,也同樣需要公開聯合的祈禱。他對兩三個人同心合意祈禱有特別的應許。

個別隱密的祈禱和公開聯合的祈禱必須齊頭並進﹔一方面心靈要單獨朝見上帝,另一方面,同樣奉耶穌之名的人要聚集共禱﹔這好比一株樹,樹根深埋地裡,枝幹迎向陽光。

這件事的理由很簡單。因為人與人的聯合和人與上帝的聯合同樣真實又親密。上帝的恩典不僅更新了我們與上帝的關係,也更新了我們與人的關係,我們不僅學著說:「我的天父」,也學著說「我們的天父」。 若一個家族的子女總是個別和父親會面,從來不一同表白他們的意願或愛,這就太怪異了。信徒不僅是一家人,更是同屬於一個身子。正如身子上的百體必須互相聯 絡﹔百體合作無間,全身才能表露一體的精神﹔因此基督徒必須在一起共同追求,否則就不能得到上帝藉著聖靈要賜給我們的全備祝福。在信徒的聯合團契之中,聖 靈能充份發揮他的權能。當一百二十位門徒聚在一處,恆切同心祈禱,聖靈就從父神榮耀的寶座為他們降下來(徒二)。

根據主在這裡所說的,真正的聯合禱告有幾個特點:

第一,是同心合意的祈求。這不只是同意另一個人提出的禱告事項,而是一些特殊的事項,大家都有共同的渴望﹔這種同心合意必須是在靈與真理之中,正如所有的禱告一樣。這樣的同心禱告極易顯明我們究竟要求什麼,是否照著主的旨意去求,以及能否相信求必得著。

第二個特點,是奉主的名聚集。以後我們會更多學到奉主名祈禱的必要,和其中的能力。在這兒,我們的主教導我們:主名應當是信徒聯合的中心,也是聯合的凝聚力,使他們成為一體,正像一個家,容納家中每一分子,並將他們聯合起來。「耶和華的名是堅固台,義人奔入,便得安穩。」(箴十八:10)

主的名對於瞭解並相信這名的人何等真實﹔奉主名聚集,就如同有主的同在。門徒們能有愛的聯合,對耶穌有無比的吸引力:「無論在那裡,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會,那裡就有我在他們中間。」

主的門徒既在愛中一同禱告,主的同在就使他們聯合的祈禱大有能力。

第三個特點,是必蒙應允。「我在天上的父,必給他們成全。」(太十八:19)

為促進信 徒的團契,或追求靈性進深的禱告會有其功效,並不是救主設立這種禱告的本意。他的意思,是要這種禱告會成為一種途徑,使祈求特利蒙垂聽。一個禱告會若沒有 得到明確的應允,是反常的現象。我們之中有人有某些渴望,而覺得自己信心太軟弱,就應當請別人幫忙,增加能力。在信心、愛心與聖靈的聯結中,主的名與主的 同在的能力就更能自由發揮,而應允也就更為確切。我們曾真正同心祈禱的明證,乃是有否結果子,得著回答,得著我們所求的:「我告訴你們,我在天上的父必為他們成全。」

這樣的一同祈禱是何等大的特權,有何等大的能力。如果信徒夫婦知道,他們乃是奉主的名結合為一體,要在同心禱告中,經歷主的同在與能力(彼前三:7)﹔如果知心好友相信,兩三個人齊心禱告,會給彼此帶來極大的幫助﹔如果每一個禱告會裡,都以奉主的名、相信主的同在、等候主的回應為第一優先﹔如果每一個教會都認為,眾人聯合的有效祈禱是會眾聚集的主要目的之一,是教會權柄最大的運作﹔如果普世教會不停聯合呼求,求上帝的國度降臨,上帝國的王親自來臨 -- 先將聖靈澆灌下來,再是主榮耀的顯現﹔-- 哦,如果這些人都同心合意求上帝實現他的應許,誰能料到有多少福澤會臨到呢?

使徒保羅深信聯合祈禱的能力。他對羅馬教會說:「我…勸你們與我一同竭力,為我祈求上帝。」(羅十五:30)

他期望藉這樣的祈禱脫離敵人,興旺聖工。他對哥林多教會說:「他將來還要救我們。你們以祈禱幫助我們…」(林後一:10 - 11),他們的祈禱對他的得救有一份貢獻。他又對以弗所教會說:「靠著聖靈,隨時多方禱告祈求,並要在此警醒不倦,為眾聖徒祈求,也為我祈求,使我得著 才,能以放膽,開 講明福音的奧秘。」(弗六:18 - 19)

他所作的工要有果效,須靠教會的祈禱。他告訴腓立比教會,他的審判至終會使他得救,並使福音廣傳:「藉著你們的祈禱,和耶穌基督之靈的幫助。」(腓一:19)

他訓勉歌羅西人要恆切禱告之後,又說:「也要為我們禱告,求上帝給我們開傳道的門。」(西四:3)

他向帖撒羅尼迦教會寫道:「請你們為我們禱告,好叫主的道理快快行開,得著榮耀,正如在你們中間一樣﹔也叫我們脫離無理之惡人的手。」(帖後三:l、2)

每一處都顯明,保羅視自己為全身的一個肢體,必須靠賴各肢體的共嗚與台作﹔他倚仗這些教會的禱告,為他贏得屬靈的勝利,否則,就難望有成效。所以教會的祈禱對他而言,在上帝國的服事上,有如上帝的權能一樣真實。

假如一個教會肯為上帝國降臨、主的能力充滿他的僕人與他的話語、以及靈魂得救,主得榮耀等,朝夕懇求,誰敢說這個教會將得到何等大的權柄呢?大 部分的教會則以為,會眾的聚集,不過是為了彼此照顧、互相建造。他們不知道上帝是以眾聖徒的祈禱來治理世界﹔不知道祈禱能戰勝惡魔,也不知道地上的教會能 藉祈禱運用天上的權能。他們忘記了主耶穌曾經應許,凡奉他的名聚集的教會,他都分別為聖,使教會成為通天的門戶,彰顯他的同在,經歷他在父裡面的權能,而 心滿意足。
現在各處 的教會,每年之始必有聯合公禱周,我們為此該有說不盡的感恩。這不但是信徒合一的證據,也顯示出我們對聯合祈禱的能力具有信心﹔在這樣的訓練中,我們心地 擴充,能為舉世教會的需要而求,對信徒聯合而恆切的禱告,有莫大的幫助。而這樣的聚會特別能刺激許多小團體不斷地聯合祈禱,帶來更大的祝福。如果上帝的子 民都能明白,因主的名合而為一,共享主的同在,全身靠同一聖靈聯絡,放膽宣告主的應許:凡同心合意的祈求,天父必成全﹔那麼,祝福還會加倍呢!

禱告:
 
榮耀的主啊!你曾以大祭司的身份禱告,懇切求父保守天國的子民合而為一,現在求你教導我們,你如何賜給我們應許,催迫我們聯合同心祈禱。我們若有一樣的愛心與心志,你就與我們同在,天父也垂聽我們的祈求。

天父啊!我們為你的子民祈禱,求你使每一個聚集的小團體都能夠合而為一。無論有什麼阻礙合一的事﹔或是自私、或是自大、或是度量狹窄,或是感情疏遠,求你一律除去。凡一切使主的應許失去作用的事 -- 這世界和肉體情慾,也都求你除掉﹔使我們單單樂意與主接近,在父的恩典中與眾信徒彼此合一。

榮耀的主,求你特別感動你的教會,使她相信她在天上有捆綁與釋放的能力,乃在乎地上的聯合祈禱﹔這樣的祈禱能趕逐撒但,拯救世人,移去大山,促成天國的降臨。也求恩主,感動祈禱的團體,使我的教會能在祈禱中有能力,歸榮耀給主的聖名與主的道。
奉主耶穌的名,阿們。

2021-05-30
15:53
comments
No Rating

從上帝國思想屬靈經歷的意涵

 屬靈的經歷一定會帶來我們某一些的反應。除了試探性的眷戀感之外,事實上我們也可以從馬太福音十七章第 六節看見彼得的反應,就是在他說完這句話之後,他就進入到他真正很深刻的感覺,就是他非常的害怕。所以第六節裡頭提到他極其害怕,這也是在聖經裡頭,我們 看見許多的先知們,當他們真實與上帝面對面的時候,他們會有的一個真實的、人的反應。也就是「禍哉!我滅亡了!」這是以賽亞的反應。  
所以真的經歷上帝 的時候,一個真實的屬靈經歷,它必然會帶來人準確的對上帝的反應。那應該是一個什麼樣的反應呢?那是一種敬畏感,所以你可以說是懼怕,而在這個懼怕的裡 頭,其實是引導人有一個真實的謙卑,以致於我們在上帝的面前,所反應出來的是我們知道真的不配來面對祂。所以這樣的一個謙卑,跟這樣的一個懼怕感,是一個 對上帝無限的,一種真實面對的反應。如果當我們真的經歷一個屬靈經歷的時候,它會帶來我們自己對自己深刻的、卑微的認識,以致於那個懼怕感是合宜的。
 
然後我們就會經歷到第七節裡所說:「耶穌就摸他們,並且安慰他們說,不要害怕,你們起來。」
 
所以當我們真實地面對上帝的時候,你會經驗到那個懼怕,也會經驗到上帝真正對我們甜美的、慈愛的安慰。 所以,許多的屬靈的經歷不可避免的,就是會像彼得所說的,會有許多不明白所帶來的困惑、懼怕。因此事實上我們可以這樣講,當我們就像這些門徒們,還一時無 法瞭解這些經歷完全的意思是什麼的時候,我們必須能夠有耐心地,甚至於也是謙卑地,面對自己的確是不瞭解這些狀況。所以只有從經歷的主角是耶穌的角度,從上帝國的中心思想才能夠明白,每一個經歷它真實的意涵是什麼,所以那個困惑會是可能存在的。
 
   所以,終末論(或稱末世論)對我們靈修生活,有極大之影響,沒有清楚之終末論,就沒有清楚之屬靈體驗。

http://lk15912.blogspot.com/2013/09/blog-post_5859.html
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join/paichuan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story/ckok3qd2n0o1a0871wholxhur?m=comment

2021-05-11
04:22
comments
No Rating

靈裡生活


1.
十字架上與主同死,同葬且同復活,
如今一同升到天上,活著不再是我。
主住裡面佔領一切,看主所看說主所說,
求主所求作主所作,祂是我主。
2.
不是自己努力掙扎,是主裡面動工,
不是自己模倣基督,是主裡面長大。
主住裡面變化一切,愛主所愛樂主所樂,
憂主所憂,負主所負,主心我心
3.
不與世人同負一軛,樂在主內同工,
不是自己單獨追求,也愛彼此建立。
主住裡面聯絡一切,同心合意,
恆切禱告,靈裡合一,
愛裡同工,主內一家。
******************

這首聖詩是二十世紀初葉,中國著名的奮興佈道家–宋尚節博士所寫,「靈裡生活」是他感人的心聲。

  這首聖詩是由菲律賓華僑黃楨茂配曲。黃楨茂原藉福建鼓浪嶼。 鼓浪嶼是個音樂島嶼,島上家家戶戶飄揚樂聲,是培育音樂家的溫床。黃楨茂的父親是當地名醫,他的姊姊嫁給蔡信彰牧師,全家都是虔誠的長老會信徒,有多人在詩班事奉。

這是年輕至今都喜歡之詩歌,述說基督徒生命之奧秘!

早上寫聖靈的果子,就想到這首詩歌,也想到倪柝聲弟兄之見證︰當他承認”我已經死了”,上帝如爆炸般的大能就湧出來。很多基督徒之所以生命有大轉變,就是認清這個事實。可是這個事實是傳統神學家難說明清楚,有點神秘主義之色彩,所以常見於靈恩背景之弟兄姐妹。

但聖經中,我們可以看到保羅在哥林多後書4章10-11說︰『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,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。因為我們這活著的人是常為耶穌被交於死地,使耶穌的生在我們這必死的身上顯明出來。』

而羅馬書6章1-14節更是闡明這事實︰

向罪而死,在基督裏活

羅馬書
6:1 那麼,我們該怎麼說呢?我們該繼續生活在罪裏,好讓上帝的恩典顯得更豐富嗎?
6:2 當然不!從罪這一方面來說,我們已經是死了。我們怎麼能繼續生活在罪裏呢?
6:3 你們一定知道,我們受洗跟基督耶穌合而為一,也就是受洗跟他同死。
6:4 藉著洗禮,我們已經跟他同歸於死,一起埋葬;正如天父以他榮耀的大能使基督從死裏復活,我們同樣也要過著新的生活。
6:5 如果我們跟基督合而為一,經歷了他的死,我們同樣也要經歷他的復活。
6:6 我們知道,我們的舊我已經跟基督同釘十字架,為的是要摧毀罪性的自我,使我們不再作罪的奴隸。
6:7 因為人死了就脫離罪的權勢。
6:8 如果我們跟基督同死,我們信,我們也要跟基督同活。
6:9 因為我們知道,基督已經從死裏復活,他不再死;死也不能再控制他。
6:10 他的死,是跟罪決絕,一舉而竟全功;他現在活著,是為上帝而活。
6:11 同樣,從罪這方面來說,你們也要把自己當作死了,但是在基督耶穌的生命裏,你們是為上帝而活。
6:12 所以,不可再讓罪支配你們必朽的身體,使你們順服本性的情慾。
6:13 也不可讓你們自己的肢體向罪投降,作了邪惡的工具。相反地,你們要把自己奉獻給上帝,像一個從死裏被救活起來的人,把自己的整體奉獻給他,作為公義的器皿。
6:14 從此,你們不可再受罪的管轄;因為你們已不在法律之下,而是在上帝恩典之下。

當我們有這樣之認知,“重生”就在我們身上成為實際了!

所以讓我們勇敢宣告︰”我已經死了!”

2021-02-06
06:56
comments
No Rating

屬靈經歷的最後的目標──注視耶穌

最後我們要從一個角度來看,就是到底人為什麼會有一些屬靈的經歷呢?事實上每一個屬靈的經歷,既然是耶穌的允許,或者是祂的邀請,以致於讓我們去經驗到的,它一定會有一個目的。所以可以從馬太福音十七章第八節來看到,也就是:「最後他們發現,他們舉目不見一人。也就是摩西和以利亞都不在那裡了,他們最後只看見耶穌。」

所以在這裡頭我們看見一件事情,就是一個屬靈的經歷的中心,是讓我們只見耶穌,「不見一人,只見耶穌。」

也就是我們不應該、也不需要被其他的現象轉移注意力。所以你可以想像,如果他們的注意力不是很準確的時候,他們也許會回去拼命地述說,他們遇見了、看見了歷史上,他們所最欽佩的民族裡頭所景仰的摩西,原來他長得什麼什麼樣子,以利亞原來長什麼樣子。

  所以如果我們在述說我們的屬靈經歷的時候,完全是被這些枝節的現象所吸引的時候,我們看見的就不是耶穌,而這最後的這一段。我覺得非常的其妙,就是上帝最後讓他們明白一件事情,就是這整個經歷,其實他們只需要瞭解與注目的 就是耶穌,以致於他們可以從第五節裡,看見整個屬靈經歷的最後的目標──注視耶穌、認識、聽從、去順服祂。所以第五節裡面我們看見,透過那個屬靈經歷,上帝在那當中說話,而上帝在這個時候說:「這是我的愛子,你 們要聽祂。」

所以一個屬靈經歷,其實在於澄清跟明白,上帝的心意到底是什麼?而不是注意情境與感覺。

2021-01-31
03:01
comments
No Rating

道成肉身的愛

信徒要在生命中流露基督的香氣,真正地見證在基督裏的生命,只有出於對上帝的愛。上帝在世最大的啟示和顯現,就是聖子的道成肉身;上帝成為人身也是祂對世人愛最具體的實踐。故此,人要學習愛,就應從上帝道成肉身的愛中學習,也先愛上帝,並對人見證基督的愛。



道成肉身的愛是全然的投入,這超越了口舌中的談情說愛,言語的愛無論多動聽也可以是騙人的謊言,真正的愛從來都不止於言表,乃是身體力行,用行動去表達。上帝愛的表達,正在其道成肉身──具體地顯現人間。我們對上帝的愛也不能停留在口裏的歌頌,應在生活中實踐出來。



而道成肉身的愛極致的流露乃基督在十架上全然的付出,為世人捨生。「愛」偉大之處在於施予多於接收,聖經提醒我們熱心事奉,見證基督,這是很好的提醒;只是在事奉中,我們到底享受得到更多上帝的奬賞,還是願意全然為祂獻上,不求回報?顯現期提醒我們,門徒的生命就是對主以愛還愛的活祭。



默想:



在每個主日崇拜,我們用口讚美主,但我們有否在其他時間亦以誠以靈、身體力行去愛祂呢?我們怎樣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對上主的愛?
我們對上主的事奉是為了得獎賞?還是無條件奉獻?怎樣校正自己的事奉觀呢?
請以誠以靈默唸以下的聖伊格那丟禱文,讓它成為你由心而發的禱告:「聖善之主啊!求主教我們依主所應得的服事祢,使我們施與不計代價,奮鬥不顧創傷,勞苦不求休息,工作不望酬報,只知順從上主之旨意。此賴我主耶穌基督而求。阿們。」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story/ckkgzfdvskry80854p8r4kso4?m=comment https://open.firstory.me/join/paichuan

2021-01-28
03:10
comments
No Rating

與自我的關係

在整個靈修及跟上帝的經歷裡,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,是往內走的一條路,也就是跟自己的關係。這是一個怎麼樣的向度?我們可以講在靈修學裡對自己的向度,是一個比較屬於心理學的向度。而這個對自己的關係,事實上從基督徒的心理學探討,其實是有幫助的。

1.是學習分辨自愛跟自私

  那在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議題,就是去分辨什麼叫作真正對自己的愛,也就是準確地愛自己。還有什麼是錯誤地愛自己,那就是叫作自私,去分辨自愛跟自私的區別。所以自愛也就是準確的對自己的愛,牽涉到的是學習,什麼是一個合上帝心意的顧惜、滋養,讓自己能夠在準確的道路裡,忠心的、責任的成長。 相反地錯誤的對自己的愛,就是落入到自私當中,而自私的情況,就會有一個情況產生,就是容易偶像化自己,也會造成我們會剝削別人。在這個過程裡,其實最後 是會受傷的,自私的結果常常是會忽略真正的、準確地對待自己,造成對自己的身體跟心靈都不能夠真正的愛顧跟對待。最後這也不是真正的、正確的一個自愛。所 以聖經其實對自我的定義,好像不太容易準確地來說得很清楚。

2.是以全人為單位、內層的操練

  聖經對人是一個靈、魂、體的,合在一起、不能夠區分的觀點,其實是不能夠過度地區分,所以聖經是以全人來做單位的。 但是在聖經裡我們也看見足夠的線索,讓我們看見聖經教導,什麼是準確的跟自己的關係。在整個靈修學裡你會發現、在對自我的向度裡,其實有一些非常優秀的作 品是大家所喜愛的,譬如就是在書店裡可以常常看得到盧雲神父的作品,這是在靈修的作品裡非常被大家所喜愛的。那就是在美國所發展出來,具有心理學色彩的靈 修學,可以說這是美國非常本色化的靈修發展,使得我們透過對內心理學的向度,對自我的探索,使我們可以更深地認識自己,更深地認識上帝。所以這兩個向度,對上帝跟對人,是一個內層的操練,使得我們在經歷整個靈性的成長,是一個內層的操練。

2021-01-24
04:36
comments
No Rating

進入你的內屋

「你禱告的時候,要進你的內屋,關上門,禱告你在暗中的父;你父在暗中察看,必然報答你。」(太六6)

  內屋是我們屈膝俯伏在天父面前的地方,是我們與主單獨約會的地方,也是我們得安息和從新得力的地方。當我們越多地與主交往時,我們的生命就會越來越像祂。因此,有幾件事是我們在內屋中可以做的:

1. 安靜
   
心 思安靜下來,慢下來,拒絕雜念和分心。可閱讀或默想一段經文來幫助自己,靜默等候主的同在。渴望進入並享受上帝的同在,在上帝面前靜默是非常必要的。這需 要日復一日、經年累月不斷持之以恆地操練,以致漸漸成為習慣和容易的事。因此,一個不受干擾和不讓你分心的環境是必要的。

2. 敬拜
  
敬拜和讚美祂的名和屬性。眼目專注地仰望祂的榮美,用心靈和誠實在祂面前舉手、俯伏或跪下敬拜祂,唱詩、歌頌、讚美祂。思想祂是誰?祂有多偉大?祂奇妙的名字是甚麼?

3. 感謝
  
凡事感謝。感謝祂一切奇妙作為,感謝祂所給的一切好處和祝福。為祂所賜的健康、恩惠、供應和幫助感謝祂。為喜歡的人、不喜歡的人、大事、小事、困難的事、不好的事、討厭的和不想要的事感謝祂。為過去、現在和未來感謝祂。

4. 認罪
   
深深地省察自己,順服聖靈的光照,誠心向主承認罪和過犯,祈求主的赦免,並且決心悔改。就如隱藏的罪、自私的慾望、情慾幻想、夫妻間的衝突、忘恩負義、 閒話、不饒恕的態度、未解決的衝突、懷疑、苦毒、悖逆的心、不順服、壞脾氣、生氣、對人沒耐心、心中與人不合等等。清潔的心會使我們更容易進到上帝的面前, 別讓罪阻礙了我們與上帝的關係。

5. 屬靈爭戰
  
了解我們在基督裡上帝兒女的身分,並且使用祂所賜的權柄。穿戴屬靈軍裝,在主裡剛強,抵擋惡者,捆綁仇敵,支取基督寶血,釋放被擄的,認出並推倒仇敵的堅固營壘,設立保護的城牆,奉耶穌的名斥責仇敵離開。

  打屬靈的爭戰需要上帝的智慧,才能避免不必要的反擊、傷害和耗損。因此,我們需要分辨哪些爭戰是我們自己要起來面對的,哪些是不需要打的,哪些爭戰是屬於上帝的,哪些卻是屬於別人的。

6. 交託重擔
  
將自己、家庭、工作、財務、錯誤、懼怕、挫折、失敗、掛慮、困難、麻煩等重擔全交託給主,並且把它留在那裡!不要再帶回自己身上。

7. 代求
  
為上帝的教會、聖徒、未信者靈魂的得救、身心靈受痛苦的人、上帝的僕人、宣教士和在上執政掌權者代求。

【記錄】

在前面每一個步驟中,我們也同時學習聆聽上帝的聲音,聽聽看主的回答是甚麼,在結束密室時間後,記錄下來,並在生活中實際地應用。
  
http://lk15912.blogspot.com/2013/09/blog-post_4457.html



  每一次在密室與主獨處的時間裡,是否都要作上述的步驟或按照次序呢?不一定!這要依你給主的時間多少和聖靈對你的帶領而定。每一個步驟都非常值得我們付代價花許多的時間,經年累月的學習和操練,直到純熟老練。

2021-01-19
08:15
comments
No Rating

主禱文提供一個禱告模式是所有基督徒禱告的範本

在路德對禱告的看法中,路德傾向避免固定的形式,因為會產生以機械式的重複來打動上帝的企圖的危險。不過,信徒對上帝的命令的順服、對祂應許的信靠、以及信徒生命及生活全方位的需求都含括在主禱文中,這些事實賦予主禱文成為具有帶頭示範性質的禱告。不過,路德以主禱文作為禱告模式之論證,重點在於主禱文各項祈求背後的「思想與觀點」(thoughts and ideas),而非照本宣科、不明其意。



路德力倡以主禱文取代一切傳統的禱告,因為那些中世紀傳統的禱告迷惑、欺哄基督徒,而且產生無數的錯誤觀念。路德認為無論是在禱告的形式、或是內容上,主禱文都堪稱是個人私禱或團體公禱的楷模。



主禱文將禱告的項目及優先順序指示我們,就如同路德在解釋約16:23時所說:「上帝自己已在主禱文設立了禱告次序,並標出三個永遠置於首位的目標:他的名被稱為聖、祂的國度及旨意;然後才是我們日用的飲食、脫離試探與兇惡等等。上帝的名及上帝的國必然是在優先地位。如果這點作到了,我們的利益當然跟著會出現」。



使徒約翰在約一5:14所述的重點「我們若照他的旨意求什麼,他就聽我們」,也成為路德舉證論點的根據。



路德也認為主禱文的後四項與今世生活有關的禱告,當然也包括在上帝的旨意裡;只是前三項禱告有上帝特別設立的優先性。因此主禱文彰顯了上帝全備的旨意。路德覺得除了主禱文的觀點,上帝心中對我們沒有其他想法。一旦我們以主禱文模式禱告,在求祂旨意成全的前提下,我們的禱告必蒙垂聽。



主禱文的結構顯示「你的…」禱告項目(前三項)先於「我們的…」禱告項目(後四項)。也就是上帝的聖名、國度、旨意的成就,要優先於我們的切身或特殊需要。路德表示所有我們的個人需求,都應該根據前三個關鍵性的祈求來瞭解。路德指出,當我們在危難或困苦中,當然可以求主救助;不過,應該照主所教導的禱告。易言之,如果我們的處境是主名被稱為聖,以及主旨意成全的媒介,則應祈求其成就;如果不是,也應求主以祂認為最好的方式行事。



路德就作了一個禱告的示範:「慈愛的父,賜我們日用的飲食、好天氣、健康,並保守我們脫離瘟疫、戰爭、飢荒等等。但若你有意試煉我,而不會立即應允我的祈求,願你旨意成就。如果時候已到,求你救我脫離兇惡;若是不然,也求你賜我力量及耐心」。



路德提醒信徒,不要懷疑上帝的應許;上帝不但垂聽我們的禱告,而且會按他的時間及方式成就。
https://lk15912.blogspot.com/2021/01/blog-post_23.html 

2021-01-15
04:57
comments
No Rating

屬靈經驗的主角是耶穌

屬靈經驗的裡頭,誰是屬靈經歷的主角?透過馬太福音十七章 一到八節這 一段經文可以來思考,誰是這個經驗當中的主角呢?那當然我們一定很快就會看見一件事情,就是在這段經驗裡頭,有幾個重要的人物,這三個門徒他們經驗到一段 非常特別的經歷。也就是彼得、雅各跟約翰,那我們就要來問一件事情,什麼理由讓他們有了這樣一個特殊的經歷?是因為他們比別人不一樣嗎?他們有什麼特別 呢?事實上我們發現一件事情,就是他們其實沒有比任何人不同,他們其實只有一個理由,就是會產生這一次的經驗,是因為他們跟隨耶穌,他們很靠近耶穌。

  所以事實上,我們可以這樣瞭解一個屬靈經歷的發生,是因為我們跟主耶穌很親近, 而不是因為我們有任何不凡的專利,所以親近耶穌,是使得我們可以有一些經歷的理由。但是我們從這段經文裡頭,我們也可以來思考一件事情,是不是一個屬靈經 歷的主角,就是這樣而已呢?到底屬靈經歷的主角是誰呢?如果我們仔細地看這一段,我們會發現一件事情,就是事實上屬靈經歷的主角是耶穌!不是這三位,因為 如果不是耶穌邀請他們,他們不可能經驗這件事情。所以你可以這樣說,屬靈經歷事實上,就是當耶穌邀請我們進入到祂的生命裡頭,分享祂生命的許許多多,我們 才能夠經驗到。所以今天當我們來探討靈程的發展,跟我們屬靈生命的成長,一定會探討到會有許多的屬靈經歷,跟屬靈的操練所帶來的經驗。而這當中我們就要來 思考到底真正的主角是誰?事實上透過這一段我們就因此知道,真正的屬靈經歷的主角是耶穌,如果不是耶穌引導、邀請我們,我們不會有這一些的特殊的經驗。

  因此我們要學會一件事情,就是屬靈經歷,剛開始的確我們會自我為中心的來看這一切事情,但是如果我們準確地來思考它的話,是耶穌的確為著我們,先進到我們生命裡頭,讓我們認識了祂。但是當我們開始願意跟隨祂,來走這個屬靈生命成長的歷程,我們就會慢慢要學會知道,真正的主角是耶穌,是我們必須要進到祂的生命歷程,參與到祂的生命,因此這是很有趣的,彼此之間互動的關係。

2021-01-10
04:36
comments
No Rating

建立人與上帝關係

靈修是上帝與人之間建立關係的歷程。靈修的一刻,上帝與我們相交。上帝介入人生命中,引發人生命的種種變化,悔罪、抉擇、立志、更新、明白真理、與 主相聯、以致愛主和愛人更深。普遍人對靈修的看法是當作一種內在的修行,藉靈修這神聖的時刻使人變成聖人,然而,基督教靈修最重要的不是叫人去作甚麼修 行,而是在信仰中,親密地與我們的上帝連上關係。「有上帝同在」是多麼寶貴之事,我們一生因此就有了把握,直到見主面的日子。

  靈修是使信仰實現生命中重要的一環。基督教信仰最實在的部份,就是我們可以親自與我們所信的上帝相交。這是由信以致於信的過程,我們的一生就可以因耶穌 成就的救贖恩典時刻與上帝同在。當然,我們遇上了上帝,生命就會更新。然而,讓我們不要本末倒置,過份重視得著、平安、力量等等恩典多於上帝自己;靈修的主要目 的是為要與上帝相交,上帝才是靈修時的主角,然後才是上帝的恩典。

  靈修雖然往往是內在的,那是上帝進入人生命的核心,建立上帝與人關係,使人有所得著、豐富和成長。同時,靈修也是由內伸延至外,它是充滿生命動力。靈修使人有生發內在的動力去建立人與人之間的肢體情,然後,這由上帝作中心而連繫好的群體,便可以擴展影響及於世界。

  靈修雖然重視內心的整合,並不代表視身體與靈性是割裂的,反之,我們因身體情慾與內住的聖靈相爭,更可看見身心靈的整全性,它們合一、交互相通、互為影響而且不可分割。若身體貪食好色,就污染了心靈,相反,心靈蒙主恩典煉淨之時,身體也逐步改善貪食好色的習性。

  靈修是在我們生命之內發生的事,有它私人的獨一性。故此,靈修不可代勞,我們每一個人也是獨特的,雖然我們都是一樣性情的人,所以可以分享靈修經歷。 然而,生命是無法代勞的,你不能代我靈修,不能代我成長,也不能代我建立我和上帝之間的關係。當然,更無法像武俠小說般所說的功力相傳。故此,我們更要努力持守自己的靈修生活。

每 個時代有它本身的靈修生活的特色,我們受文化、潮流、世界觀、時代觀和神學觀影響,所在的教會群體也有其經歷上帝的獨特性。甚麼時代和群體的人就有甚麼的 靈修,雖然在時代變遷中有其中的起承轉合,於是靈修特色也有所進展和改變,但靈修群體的背景是我們要去學習和了解的部份。

2021-01-06
05:25
comments
No Rating

主耶穌如何為門徒禱告

1. 祂為拉撒路求復活:「父啊,我感謝你,因為你已經聽我。我也知道你常聽我,但我說這話是為周圍站著的眾人,叫他們信是你差了我來。」(約十一41~42)
耶穌為拉撒路禱告求復活,不只是為拉撒路求,也是為祂周圍的這些人求,因為這些人看見拉撒路復活就可以信。耶穌的受害過程中,門徒最危險的一件事情,就是失去他們的信心,因此耶穌讓拉撒路從死裏復活,讓門徒事先經歷復活,以至於他們在最黑暗的期間,能夠等候耶穌基督的復活,所以耶穌為拉撒路求復活,其實是叫我們能夠信耶穌是復活的主。

  2. 耶穌也為彼得求「不至於失去信心」:因耶穌最後跟門徒在一起的時候,彼得還誇口願意為主捨命。彼得是最早宣信耶穌是「基督」是「彌賽亞」,可是耶穌告訴西門說,雖然你有信心,可是撒但要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。意思就是撒但要來攻擊你們的信心,而彼得你的信心不足以面對仇敵的攻擊。仇敵最喜歡攻擊我們的信心,因此耶穌向彼得說,我為你的信心禱告,使你的信心不被奪去,而且你要回頭成為堅固弟兄的根基,成為宣教團隊的領袖。聖經上說,耶穌為我們的信心創始成終,創始就是我們的信心是主賜給我們的,成終就是主會保守這個信心直到末了,因此我們的信心是一個蒙保守的信心。

  3. 耶穌為門徒「求聖靈」:「我要求父,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,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,就是真理的聖靈,乃世人不能接受的;因為不見祂,也不認識祂。你們卻認識祂,因祂常與你們同在,也要在你們裏面。」(約十四16~17)
耶穌為門徒求聖靈,就是來取代耶穌的肉身,在信徒的中間彰顯上帝的同在,耶穌即將離開他們,所以祂說不要憂愁,我離開之後聖靈會來,我若不去祂就不來。我們經歷聖靈的同在,是因為耶穌把聖靈澆灌在教會裡面,所以當我們經歷聖靈,我們就是經歷了上帝的同在,而且聖靈會帶我們進入真理中。

  4. 耶穌為門徒求保守:「從今以後,我不在世上,他們卻在世上;我往你那裏去。聖父啊,求你因你所賜給我的名保守他們,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。」(約十七 11)
祂說我去了以後,世界會恨這些屬我的,我在地上的時候,我自己保守他們,可是現在我到父那邊去,父啊,求你現在用我的名來保守他們。教會也需要蒙保 守,在什麼裡面蒙保守,第一是叫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一樣。合一是一個力量、一個關係,在合一的關係裡面我們蒙保守,接下來,「求你用真理使他們成聖,你的 道就是真理。……我為他們的緣故、自己分別為聖,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。」(約十七17、19)
第二個蒙保守的元素就是在真理裡成聖。

  5. 最後主為門徒求合一:耶穌不但為這些人求,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耶穌的人求,所以耶穌是在為世世代代的教會求,耶穌為我們求合一,使他們合而為一像我們合 而為一。在許多人際關係中間常有一些不純全的元素,可是子跟父之間合一的關係,是我們切切渴慕的一種純全關係,沒有分歧、沒有瑕疵、沒有詭詐,這是子跟父原本就有的關係,主已經把那純全的關係賜給祂的教會。
https://lk15912.blogspot.com/2019/09/blog-post_47.html

2020-12-22
07:26
comments
No Rating

為甚麼我們要祈禱

上帝創造和救贖我們,就是為了讓我們可以與祂交通,而與上帝交通正是祈禱的目的。上帝透過啟示跟我們說話,這包括了來自聖經的特殊啟示和來自創造的普通啟示。當聖靈令我們能夠明白這種啟示、知罪,又在我們心中作工,幫我們順服,並且因所得的啟示而喜樂時,祂也親 自跟我們說話。我們以禱告與上帝說話作為回應。禱告的內容包括上帝,我們自身,我們與上帝的關係和祂所創造的萬事萬物。

  上帝統管一切與禱告真有果效這兩個事實之間,並不存在衝突或矛盾。正如上帝預定進食是滿足飢餓的方法,祂也預定禱告是讓事情發生的方法。上帝甚至預定我們的禱告,令它們能與祂永恆的計畫完全一致。上帝的主權印證我們有責任祈禱,兩者並沒有矛盾。

  雖然上帝命令我們禱告,但這不是我們祈禱的唯一原因。另一個原因是:我們禱告因為我們需要完全倚靠上帝,需要祂和與祂的交通。至高的上帝管治萬物,因此祂能夠按祂的心意行事,我們禱告,希望祂會選擇行有益於我們的事。在上帝藉以實現祂的永恆計畫的各種人類作為中,祈禱是其中一項最有力量和果效的,因為祈 禱是呼求全能的上帝為了我們的好處而行事。就如雅各寫道:“義人祈禱所發出的力量,是大有功效的”(雅五:16)。

  禱告針對不同情況有不同形式和側重點。因此,我們可以有多種不同而合理的方法,把聖經裏有關禱告的教導總結起來。其中一個理解禱告的好方法是把 它視為四個層面的活動,而上帝的子民可以獨自(太六:5-6)及與其他信徒一起進行(徒一:14,四:24)這活動。我們可藉着祈禱:

1. 表達讚美與稱頌;

2. 以痛悔的心認罪和尋求寬恕;

3. 為得到的益處而感謝;

4. 為自己和他人祈求。

主禱文(太六:9-13;路11:2-4)包括了讚美,祈求和認罪;詩篇則示範了上述的禱告四元素。

  祈求就是謙卑地承認我們既需要也信靠上帝,我們要倚靠祂至高的智慧和美善。在整本聖經中,這可說是禱告最為突出的一環(例如:創一 八:16-33;出三二:31至三三:17;拉九:5-15;尼一:5-11,四:4-5,9,六:9,14;但九:4-19;太七:7-11;約一 六:23-24,一七:1-26;弗六:18-20;雅五:16-18;約壹五:14-16)。像主禱文所示範,祈求與其他禱告方式,一般應該直接向天父發出,但是我們也可以向基督提出祈求(約一四:14),特別是有關救贖和醫治的祈求(徒七:59;羅一○:8-13;林後一二:7-9)。雖然聖經裏沒有特別向聖靈發出的祈禱以供參考,但我們也可以向聖靈祈求,因為祂也是上帝。聖經強調聖靈會激發我們禱告和替我們祈禱(羅八:15,26)。我們向三位一體的上帝祈求,或者向三個位格的其中一位祈求屬靈的福氣,絕對不是錯誤的。不過,跟從新約聖經的普遍模式總是智慧的做法。

  根據耶穌的教導,向天父提出的祈求要奉耶穌的名而求(約一四:13-14,一五:16,一六:23-24)。此舉即是以耶穌的成就作為我們可以 接近天父的基礎,並且求耶穌幫助,在天父面前為我們代求。不過,只有當我們照着上帝的旨意求(約壹五:14)和出於正確的動機去求(雅四:3),我們才可以 期望得到耶穌的幫助。

  耶穌教導說,當我們把所需要的帶到上帝面前時,我們可以迫切和持續地懇求(路一一:5-13,一八:1-8),而祂也會答允這種祈禱。可是我們必 須記着,深知道甚麼才是最有益於我們的上帝,或許會拒絕我們某些特別的祈求,因為祂知道怎樣做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。要是上帝不答允我們的祈求,這是因為祂為我 們預備了更好的,正如上帝拒絕醫治保羅身上的刺(林後一二:7-9)。

  抱着誠懇,敬虔,謙卑和懺悔的態度,以蒙上帝恩寵和純潔的心來禱告的基督徒,將發現在聖靈激發下,他們會更常禱告,並且心裏自然地信靠天父(羅 八:15;加四:6)。即使他們不知道要在禱告裏說甚麼或求甚麼,他們也會覺得不得不祈禱(羅八:26-27)。只有經常祈禱的人,才能體會聖靈在禱告中給予幫助這個奧妙的事實。

https://lk15912.blogspot.com/2020/12/blog-post_9.html

2020-12-20
08:08
comments
No Rating

論禱告

(太6:5-15;可11:25;路11:1-4)



在會堂裡,禱告是由主領人帶領會眾站在聖壇前禱告。在中午,當聖殿獻祭時,就會發出呼喊聲叫眾人禱告,猶太人將會站在路邊禱告。耶穌沒有反對站在路上禱告; 他反對「站在十字路中間,又故意叫人看見的禱告」。



接下來耶穌就用例子說明怎樣禱告。「進屋…關上門」引用自賽26:20。



外邦人(各希臘神教徒)認為要使神聽到你的禱告,就要盡可能把越多神的名字先提出來。門徒只需奉一位父神的名禱告就可以了,並且詞句也可以像以下那麼簡單:



主教導人的禱告就好像猶太會堂的Kaddish禱告,是在每個聚會結束時的禱告; 當中有一句是「願人都遵你在世間大而榮耀的名為聖,因你按著你的旨意而成就。願你的國降臨」。路加記錄主禱文是因為施洗約翰教導他的門徒禱告,而耶穌的門徒也要耶穌教他們禱告。「我們」說明這禱告是教會的公禱。



文禱文中共有七個要求; 路加沒有第五和第七個要求。馬太的主禱文是由一個開頭句加上三個雙語句組合而成。



1. 我們在天上的父,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。



2. 願你的國降臨。



3.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。



4. 我們日用的飲食,今日賜給我們。



5. 免我們的債,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。



6.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。



7. 救我們脫離兇惡。



在原文,這些句子是以詩歌體形式組成; 易讀易背,多是用在崇拜儀式中。



「我們在天上的父」是使用希伯來話或亞蘭文禱告時的第一句話。

「尊你的名」是對上帝的敬畏和服從衪的旨意;因此準備衪的國降臨。

「衪的國降臨」就是說明上帝的旨意或主權施行。

「旨意…行」 (路加沒有這一句) 說上帝在人類歷史中繼續工作。

「日用的飲食」由向上帝的要求轉向人自己的要求。

「今日」(馬太),「每一日」(路加)是亞蘭文的“今日和明日”的意思。

「免我們的債」亞蘭文的“債”常用來指“罪”,因此路加用「罪」。

「試探」猶太人的禱告中常提起說不致引他們進入罪。

「兇惡」或「惡者」可能指魔鬼或惡人的逼迫。



接下來是以“榮耀頌”來作結束。路加沒有記錄這一句。(見代上29:11) 太6:14-15節似乎不適合這裡的談論。要補充較前使用「債」這字並不可以完全表達「罪」的意思。

2020-12-18
05:16
comments
No Rating

患難中學習功課

經文: 「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,是我們的力量,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。」(詩四十六1)

常有人問:「上帝為甚麼不早一點幫助我?」

我們的回答乃是:這不是上帝的次序。上帝要你先在患難中學習功課。上帝的應許是:「他在急難中,我要與他同在,我要搭救他,使他尊貴。」(詩九十一15)

上帝必須先和你同在急難中,然後再救你從其中出來。甚麼時候纔救你出來呢?乃是在你不再好動,不再煩躁,完全鎮定、安靜的時候。那時候上帝要說:「夠了」(撒下廿四16)


上帝常常藉著患難給我們寶貴的功課。目的為要教導我們。當上帝的目的達到了之後,我們就要得著榮耀的報償。所以患難裡面蘊藏著的,乃是甘甜的喜樂和眞實的價值。這樣看來,上帝給我們的,不是患難,乃是機會。


我記得有一次有一位年老的弟兄對我說:「當上帝試驗你的時候,正是你試驗上帝的好機會--你可以把祂的應許拿來放在祂面前,盡量向祂索取你在試煉中所需用的一切」


要脫離試煉,有兩種方法。一種是直接求上帝救你脫離試煉;當試煉過去的時候,就當感謝。另一種是承認試煉是從上帝來的一個挑戰,你應當抓住這個機會,向上帝索取更大的祝福。這樣,連仇敵也被我們利用了;反對我們的,成了我們的幫助。這就是靠著愛我們的主已得勝有餘了。

2020-12-11
03:10
comments
No Rating